游客
题文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虞和平认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追求国家富强与逐步走向世界相统一 B.建立社会主义与实行对外开放相统一
C.学习苏联道路与探索自主道路相统一 D.注重国家利益与实行对外开放相统一

下图是一幅题为《中国是不能屈服的》(1938年)的漫画。该画意在

A.担忧中国抗战的命运前途 B.赞扬正面战场的持久抗战
C.反映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 D.宣传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

下图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在1899—1930年间与外商占南通地区产量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生纱厂对列强经济侵略有抑制作用
②外国纱厂一直在中国拥有绝对优势
③国际环境影响了大生纱厂的发展
④大生纱厂主导了南通的近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些现象最能反映

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
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 D.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

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