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亲爱的诺索布夫人: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完成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铁路重任,但我将全力以赴,完成没有外国人参与的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 —一位留美幼童心里话
材料二:1898年,天津出版的《国闻报》曾记载说道:“戊戌政变后,维新措施皆废,所留一线光明独有大学堂而已。京师大学堂成为维新变法后唯一的幸存者。
材料三: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留学回国后是清政府难得的人才,但因科考次次落榜不能入朝为官,王滔、郑观应是通晓中西清朝急需的人才,因未参加科考不能为清朝所用。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位留美幼童是谁?他修建的是什么铁路?在修建时有什么技术创新?
(2)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今天它叫什么?
(3)材料三:严复等人的处境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局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假如严复在辛亥革命后在国内上学,他可能享受哪几个学程的教育?
分析探究:
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西藏问题专题
①唐朝时西藏称,、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②元朝时中央设管理西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③清朝时确立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一同管理西藏。
(2)新疆问题专题
①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是今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管辖的开始。
②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的叛乱;清朝时还设立了
将军管理今新疆地区。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危害很大,清统治者还从文人的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加以迫害,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的统治政策是哪些?这些政策对中国有何严重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图(1)宋代《货郎图》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3分)
(3)康乾盛世时期,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对外紧闭国门,故有人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2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提示填写唐朝和明朝中外友好交流情况简表。
朝代 |
主要史实 |
唐朝 |
① ② ③ |
明朝 |
① |
(2)结合以上两个朝代中外交流的情况,谈谈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至少答出两点。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今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旧中国“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开拓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基础是什么外交原则?
(3)请列举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大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当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