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文明成果,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
(2)选做题:
①依据材料二(A)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②材料二(B)所述,“最早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三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3)材料三所述,“‘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含义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结合你的回答,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泻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指挥者是谁?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什么时期?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后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在党生死攸关之时,是什么事件改变了红军的命运,该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事实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那些主要侵略战争?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最主要的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各写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
(4)每一次侵略战争,清政府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你得到什么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