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所学《思想品德》有关内容,准确补充或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科技奖励大会
材料一: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师昌绪和王振义。
材料二:2011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努力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破解“入园难”。 二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
(1)国家每年都要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充分表明我国党和政府大力实施                                                                               战略的决心。因此,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它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2)材料二表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把                     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入园难”和“择校热”等问题,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要破解“入园难”, 化解“择校热”, 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儿童被体罚虐待致伤致残;非法雇佣童工:拐卖、绑架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被敲诈、勒索和抢劫等等。这些不法侵害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1)列举两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2)遇到诸如敲诈、勒索这样的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不法侵害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样维护权益?

看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亮点的普通民众的权利反腐,体现了公民的哪一政治权利?
(2)普通民众网络反腐有哪些意义?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013年,南平市在民生领域共完成投资34.2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22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
(1)情境体验——看完以上两则材料,你最想说什么?
(2)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心灵感悟——要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为中心,这是兴国之要。

承担责任 无怨无悔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黄旭华、段爱平、刘盛兰等被评为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悟人生。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
(1)根据以上材料,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3分)
①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
②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来自于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
③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是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2)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有什么意义?
(3)结合他们的事迹,说说当代青年应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全面小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为深刻理解“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两句话,小明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材料二:为“编实、筑牢民生底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潍坊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民生支出达28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8.2%。例如,完成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328所;投放公共自行车2.5万辆;开工建设保障房208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00套;农村普惠式养老金增加到每月65元……这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请你帮助小明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信息。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编实,筑牢民生底线”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