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区的打扫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之一。最近,九一班有一部分同学在值日时,马虎了事,班级清洁卫生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学生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凭什么要打扫。班主任说,我们班级是个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们应该尽到你们的责任。
问:(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源于哪里?
(2)班主任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根据“盲人摸象”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两个典故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1)这两个典故各自的寓意是什么?
(2)认识自我,必须用什么观点作指导?
(3)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这样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请你用课本中关于“生命的价值”这一知识对以上诗句的含义加以阐述。
初一学生李明刚刚适应了初中生活,一些莫名奇妙的烦恼便悄悄爬上了心头。“我为什么长的这么矮?为什么有的男孩长了胡须,我却没有呢?为什么我的脸上最近老是长青春痘?为什么总有人在我背后指手画脚,说我和小丽有意思?……
(1)进入中学后,李明同学遇到了哪些青春烦恼?
(2)李明该怎样对待这些烦恼,请你给他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4年7月6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自信心,我也有孩子,我觉得自信心很重要,因为人活在世上,自信心是一个人立足于这个世界非常核心的一个品质。
(1)水均益为什么觉得自信心很重要?
(2)如何培养自信心?
材料一: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喊:“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在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材料二:一位中国外交官在家里举办宴会,招待来访的外国朋友。其中一位日本朋友看见外交官的太太,便夸奖道:“先生,您的太太温柔婉约,真像我们日本女人。”外交官的太太听后,便对日本朋友说:“您说得有道理,因为日本文化本身源于中国,所以这很正常。”
请回答:
(1)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觉得材料中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这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