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国以来居民消费经历的三次升级转型情况: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跨度 |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21世纪初至今 |
代表商品 |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 |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 |
汽车、住房、旅游等 |
消费模式 |
温饱型 |
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
享受型 |
消费金额 |
百元级 |
千元级 |
万元级,数十万元级 |
(1)请指出,图表中“消费模式”一栏中,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模式,应把第三次的“享受型”改为 。
(2)建国以来居民消费经历的三次升级转型所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的原因是 。
(3)从生活质量的角度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首先要提高 这一物质基础,同时,还要注意精神消费状况、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 等因素的影响。
(4)有人说,生活越来越好了,手中的钱可以随便花,不用顾忌。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集结号”,绘制出了一幅宏伟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蓝图。某校高三同学“农村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关注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组:热议城镇化建设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照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种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议。
第三组:认识基层民主协商:农村的繁荣离不开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实践,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健全村民监督机制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客。
(1)请结合第一组同学的分析,阅读表格左边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在答题卡对应序号处作答)
粮食生产状况 |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
粮食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科技不发达 |
① |
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粮食产销物流体系不完善 |
② |
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意愿不足 |
③ |
我国成全球粮食价格高地,刺激粮食大量进口 |
④ |
(2)有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保护好传统民居。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该同学观点的合理性。
(3)请结合第三组同学的分析,并从公民的角度分析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明代南京城墙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旧昂然屹立,忠诚的守护着这所城市。它不仅是中国古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认识南京城垣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南京城墙是一件历史的艺术品,它已经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作为一件能够融合现代功用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也作为一种资源的南京城墙具备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美学等价值。
材料二: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地是小麦种植基地,秸秆消化问题是当地的一大难题,一些农户为图方便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后来,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农户,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明代南京城墙能体现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3)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老有所养,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理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养老服务等问题向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预计到2015年)
人口数量 |
占比 |
年均净增 |
|
60岁以上老年人口 |
2.16亿 |
占全国总人口16.7% |
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 |
80岁以上高龄老人 |
2400万 |
占全国总人口11.1% |
100万(增速超过人口老龄化速度) |
65岁以上空巢老人 |
5100万 |
约占老年人口近25% |
\ |
注: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1.78亿,占总人口13.26%。
材料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有效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构建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干、院舍养老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老龄服务体系。
材料二:2014年3月,G市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顺利推行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为政府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收集和提供了大量建议和详实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该市形成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管理、社区(村委会)具体经办的工作思路,同时社区(村委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适龄参保人员有针对性进行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动员。截止2014年9月,政府为60周岁以上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适龄人员积极参保,参保缴费率达93%。
(1)根据图表,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呈现哪些新特点。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实现“老有所养”需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路子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G市是怎样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顺利开展的?
施行“阶梯式水价”,运用价格杠杆实现节水,有利于建设节水型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杭州市供排水成本不断增长,供排水公司已出现亏损。另一方面,水价调整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杭州市物价局举行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改革听证会。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方代表就公布的两套方案充分表达了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声音:
经营者代表 两套方案各档水价与提升幅度,既充分考虑了广大市民的承受能力,体现了公益性的特征,同时也兼顾了供水企业的成本负担与正常运营的需要。
市消保委:从资源节约出发,杭州采取阶梯水价,对促进水节约有一定正向作用。
消费者代表甲:不反对在实行阶梯水价的过程当中涨一部分价格,但是不能全涨,还应给予一部分免费的用水量。
消费者代表乙:居民用水生产者出现的亏损不应让老百姓埋单,可以通过合理管理、降低管网漏水率等方法来弥补。
绝大多数听证代表:对水价上涨没有意见,更为迫切的是水质应该得到保证。调价幅度要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尽最大可能降低对老百姓的影响。
(1)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角度,说明杭州市物价局召开阶梯水价调整听证会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的有关知识,分析怎样做到决策利民?
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的主题是“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10—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情况:
图2:中欧2010—2012年货物与服务贸易情况:
注: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中欧贸易“双反”战、2012年中欧光伏贸易战,贸易摩擦不断。
下表2013年中欧投资比较:单位:亿美元
总额 |
同比增长 |
总投资占比 |
主要涉及领域 |
|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 |
65.2 |
21.9% |
20% |
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农业食品、环保产品、IT电子和金融服务等 |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 |
36.2 |
6.2% |
1.4% |
通信设备和服务、工业机械、设备等 |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7%的目标。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是链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阐明我们国家对待中欧文化交流交融应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