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3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20Ω;
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4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使用两块电流表且它们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将方框中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原理图中的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如图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 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则I1= mA, I2= mA.
(3)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计算Rx= 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⑴为弄清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使用一个已知正负极性的直流电源进行探究。某同学想到了多用电表内部某一档含有直流电源,他应选用多用电表的挡(选填“欧姆”、“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或“交流电压”)对灵敏电流表进行测试。由实验可知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向右摆动。
⑵该同学先将多用电表的红表笔接灵敏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再将黑表笔(选填“短暂”或“持续”)接灵敏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若如图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摆动,说明电流由电流表的(选填“正”或“负”)接线柱流入灵敏电流表的。
⑶实验中该同学将磁铁某极从线圈上方向下插入线圈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线圈电流方向,并用字母N、S标出磁铁的极性。
本小题包括A、B两小题,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
A、(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3)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求小车的加速度。
B、(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B.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2)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第一宇宙速度为
(用g、R表示);
(3)求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的周期(用g、R、G表示)。
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 V的直流电源 D.0~12 V的交流电源
(2)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写出两个原因)
下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4)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得到的图形如右图所示,图上所画的四个力中,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力是________.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A、B、C、D、E 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试验点(图中未画),并测量出A点与其它各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为0.02s,求:
(1)在AE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v=m/s。
(2)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m/s。
(3)小车的加速度a=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