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存在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
B.先通过小苏打(NaHCO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
C.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
D.通过品红溶液 |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进水的方向是。
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
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
③进行A步操作时,选用量筒的规格是
A.10mL B.50mL C.100mL D.1000mL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A步骤操作完成时,必须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
松花蛋于明朝初年问世。其腌制配方有多种,但主要配料为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NaCl)。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粘土调制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即可食用。
(1)腌制皮蛋的配料用水调制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考虑粘土中物质可能参与的反应)
。
(2)松花蛋外的糊状物经水溶解、过滤,滤液中肯定大量含有的溶质为和,可能含有的物质为Ca(OH)2或Na2CO3。
(3)某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2)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适量K2CO3溶液 |
滤液中含 |
|
滤液中无 |
||
②另取少量滤液,滴加 |
滤液中含 |
|
滤液中无 |
问题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必做实验②就可以得出滤液中有无Na2CO3的结论?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已知:Cl2 + 2KI =" 2KCl" + I2)
(1)提取碘的流程中:步骤①需要的主要仪器是,步骤③需要的主要仪器是(填序号)
(2)写出步骤②中涉及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有。
A.四氯化碳 | B.醋酸 | C.酒精 | D.苯 |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 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 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 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 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