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92年,党的第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材料二: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1)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2)材料二中,小岗村19户农民的什么做法,在当时全国引起极大争议?
(3)党和国家在小岗村农民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4)十四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5)“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事情?
(6)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西周到唐代,城市建设的格局,一直是坊市隔绝的制度,即市(商业区)与坊(汉代称里,即住宅区)分设,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肆。商业活动只能在市中进行,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市的设立、废撤和迁徙,都由官府以命令行之。市内店铺按商品种类区分,排列在规定地点,称为“肆”或“次”。同时,城市实行夜禁,居民晚上不许随便外出。到了宋代则不同了,宋代城市的发展、百姓的服饰以及市民文化……
据材料,结合宋代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材料中宋代城市的发展、百姓的服饰以及市民文化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理由。(9分)
(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多年以来,人类发明了火车,电子计算机、汽车、轮船、电灯、飞机等。1993年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已经开始使用。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把A380大型部件,从世界各地的工厂运到法国,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按下表要求各列出一项发明成果.并谈谈你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感受。(4分)
类型 |
发明成果 |
感受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第三次工业革命 |
(2)上述材料表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如何应对这种趋势?(2分)
(3)这种潮流也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举一例说明.(1分)
(5分)某校同学在进行国别史――德国近现代史复习时,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中国近代史知识判断图中②处应该填上什么史实?
(2)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运动送去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什么?这种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中带序号的人和事件中有三项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是哪三项(只写序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6分)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出的一期“历史园地”的板报,请你帮忙来完成以下内容:
主题:①_________________ |
|
题记:人类历史也是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世界近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标志。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②《》,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名人名言: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三民主义” ----孙中山 ※ ③“” ----陈独秀 |
历史的教训: “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 “过去我们都不足”,其中最应反思的历史事件是④________________。 |
历史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有: (1)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⑤ (3)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
(1)请你完成其中下划线部分内容(5分)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你爱集邮吗?别看小小的邮票却是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4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
邮票。请你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对4枚邮票进行排序。(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2)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A、B邮票所纪念事件的意义?
(3)反映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