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是以H2、CO等为主要组成的供化学合成的原料气,回答有关问题:
(1)甲烷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可得合成气,该反应中每转移1.2mol电子,所得合成气在表况下的体积为 L。
(2)合成气在合成氨气时需除去CO,可利用以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H=-41.16kJ/mol,对于该反应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缩小体系体积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b.绝热条件下,若测得该体系温度不再改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d.为提高CO转化率,可适当增加水蒸气用量
某温度下,H2O和CO按体积比5:l充入某恒容反应器,平衡时测得CO与CO2体积比l:9,则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为除去(2)中生成的CO2,可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常温下pH=10的碳酸钾溶液中水电离的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碳酸氢钾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4)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CO2(g)+2NH3(1)=H2O(1)+CO(NH2)2(1),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则该反应H 0(填“>”或“<”),从合成塔内出来的气体中仍含有一定量的CO2、NH3,应如何处理 。
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是成熟的传统工艺,现对某印刷电路生产厂家蚀刻绝缘板后所得的混合溶液(标记为A)进行如下分析:
①取50.0mL A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析出沉淀86.1g
②取50.0mL A溶液试探性地加入1.12g铁粉,结果全部溶解未见固体析出
③向实验②所得溶液中加入50 mL稀硝酸,产生1.12L NO(标准状况),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1。
结合上述信息计算:
(1)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mol;
(2)该厂所使用的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mol/L;
(3)A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已知:①NaNO2具有强氧化性
②
奥沙拉秦是一种抗菌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杨酸→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D→E______________,F→奥沙拉秦___________;
(4)从整个合成路线看,设计B→C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G(结构简式见下图)也可用于合成奥沙拉秦。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是-氨基酸,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其分子中共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卤水中的主要成分为食盐(假设其所含杂质仅为NaBr),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以晒盐卤水和化肥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取纯碱的工艺,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写出卤水和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操作I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试剂X为________,残液除NH4Cl外,还含有_________;
(3)若滤渣中含有NH4Cl杂质,则可能导致纯碱中混有杂质,写出煅烧时产生杂质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测滤渣中是否含有NH4Cl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氢铵与氯化钠的配料比是影响纯碱质量的因素之一,右图是(摩尔比)对NaHCO3产率的影响。实际生产中选择=1.2。
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碳酸氢铵过量是为了充分利用卤水
b.碳酸氢铵过量是为了减少纯碱中的NaCl
c.碳酸氢铵过量太多将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②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生产1mol纯碱,需消耗碳酸氢铵________mol。
某兴趣小组对如何延长硫酸亚铁溶液的保质期展开了研究。
(1)制备硫酸亚铁溶液,最合适的试剂组为___________(填编号);
a.过量铁屑和稀硫酸b.过量稀硫酸和铁屑c.过量硫酸铁溶液和铁屑
(2)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兴趣小组取等体积的硫酸亚铁溶液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各滴入3 滴KSCN试剂,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烧杯编号 |
① |
② |
③ |
加入试剂 |
铁粉0.1g |
铁粉0.1g,0.1mol/LH2SO43mL |
0.1mol/LH2SO43mL |
红色出现时间(天) |
1天 |
4天左右 |
8天以上 |
(3)在烧杯②中加入2种试剂后,即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上述3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氧化产物易水解生成Fe(OH)3,导致溶液酸性增大。
①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过程中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试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烧杯③出现红色最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O2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SO3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O2和2molSO2混合气体,控温。反应进行5min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 浓度 |
a容器 400℃ |
b容器 425℃ |
c容器 450℃ |
d容器 475℃ |
e容器 500℃ |
c(O2) |
0.8 |
0.6 |
0.3 |
0.5 |
0.7 |
c(SO3) |
0.4 |
0.8 |
1.4 |
1.0 |
0.6 |
(1)反应进行5min内,五个容器中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容器编号);
(2)计算a容器中O2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上表中数据,推测可能达到平衡的容器是_____________(填容器编号);
(4)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在右图坐标中画出e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