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筑,墉堞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音pí,附属的土墙         ②甃,音zhòu,修砌 
③堞,音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④鞫,音jū,审问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略张广泗荐,擢贵州按察使疏:上奏
B.六年,疏陈民树杉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户机杼相闻比:近来
D.亲课诸生,以为己之学勖:勉励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寻母忧去官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法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C.给工本,筑坝堰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十二年,卒官以其无礼晋且贰于楚也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
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2)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3)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曰:“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吏民,封府库,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也固:坚决
B.不如因善之遇:对待
C.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绳索
D.乃以秦王属:交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 B.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因人之力敝之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C.始怀王遣我,固能宽容 D.唯恐沛公不秦王

若舍郑为东道主击破沛公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遂西入咸阳 B.沛公默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沛公其计,从之
C.秦地可尽 D.吏民,封府库

沛公欲关中不然,何以生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C.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弃市:丢弃在市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规约、制度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孰与君少长?”与“籍何以至此!”两句的句式完全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句。
B.“君安与项伯有?”与“沛公以樊哙、张良”中,两个“故”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中的“近”与“父老秦苛法久矣”中的“苦”都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两句中,均含有通假字。

汉高祖刘邦的为人行事,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限8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累迁礼部郎中。除山东兖州知府,举卓异,擢河东盐运使,从内大臣索额图等勘定俄罗斯界。二十八年,授浙江巡抚。疏言绅民原亩捐谷四合,旋以杭州、嘉兴等府秋收歉薄,请暂免输谷。上曰:“浙江被灾,循例蠲赋,自相矛盾。”下部议,夺官,上宽之。三十八年,上南巡,命鹏翮扈从入京。初,陕西巡抚布喀劾四川陕西总督吴赫等侵蚀贫民籽粒银两,命鹏翮与傅腊塔往按。
上谕大学士曰:“鹏翮往陕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而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寻授河道总督,入辞,上谕令毁拦黄坝通下流。鹏翮到官,请撤协理徐廷玺及河工随带人员,并乞敕工部毋以不应查驳之事阻挠,并从之。寻以拦黄坝既撤,河身开濬深通,畅流入海,疏请赐名大通口。
鹏翮疏陈开濬引河、运口,培修河岸堤坝诸事,并下部速议行。寻又疏陈河工诸弊,并请河员承挑引河,偶致淤垫,免其赔修;夫役劳苦,工成日请给印票免杂徭。上嘉其陈奏切要周备。上谓所议甚当,并如所请。上倚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谕大学士曰:“鹏翮自到河工,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居官如鹏翮,更有何议?”鹏翮以修治事状遣郎中王进楫入奏,上谕进楫归语鹏翮,加意防守高家堰。鹏翮乃增筑月堤,及旁近诸堤坝。
疏请以桃源城西烟墩黄水大涨,请加筑卫城月堤,并于邵家庄、颜家庄开引河,上特允之。山东泰安、沂州等州饥,上命截漕二万石交鹏翮往赈。鹏翮令河员动常平仓谷二十八万余石散赈,疏请以山东各官俸工补还。上责鹏翮河员发仓谷邀誉,鹏翮谢罪。卒,谥文端。
(选自《清史稿》)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识的一项是()

A.循例赋蠲:免除
B.以拦黄坝既撤寻:寻找
C.命鹏翮与傅腊塔往按:查办
D.上其陈奏切要周备嘉:嘉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丹)

A.旋杭州兴等府秋收歉薄相如请得颈血溅大王矣
B.夺官,上宽微夫人力不及此
C.天下廉史无出其右蟹六跪二螯
D.鹏翮增筑月堤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谓所议甚当,并如所请。上倚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
(2)鹏翮令河员动常平仓谷二十八万余石散赈,疏请以山东各官俸工补还。
请概括说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皇上对张鹏翮信任和爱护的举动。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
(节选自苏沟《史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谁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薄、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者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者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著作郎。
吴平后,寿乃鸿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徒后,再兼散骑常侍。
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著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荐,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抹,卒洛下。荐从弟阶,字达芝,州主薄,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皆辞章粱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符、荐、阶各数十篇,二州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
时梓憧李镶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华阳国志·陈寿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富艳属:写作
B.以班固、史迁不足也方:相比
C.州主簿,孝廉察:考察
D.以疾辞不就:到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且可以为侍御史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不欲其处内其人居远未来
D.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为击破沛公军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
(2)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选文中哪些事表现了陈寿的“博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