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问答问题:
材料一:毛纺织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导致了英国圈地运动形成了一种大规模的社会运动。……英国在16世纪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冲击……农业雇工的工资幅度只是同期物价上升幅度的一半。农业雇工工资的相对低廉使得乡绅等人乐于采取雇人放牧的圈经营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给土地造成巨大的压力,人们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副产品与日俱增的要求。……圈地后的耕地和牧场受到人们精心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摘自王乃耀《英国都铎时期经济研究》
材料二: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的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十年偿清。接着又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以按人口分配给农民。7月,又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们普遍同意英国约从1688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这段时间是大土地所有者集团的黄金时间。……毫无疑问,这些大的农业集团通过高利润、低成本而获得大部分增长收益。 ——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当时英国和法国处置土地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采取的措施对法国的工业革命起了怎样的作用?原因何在?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农业经营的不同特点及其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秦国,大改革家商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商鞅,请你代为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1)记者问:秦国要想富裕,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商鞅答:
(2)记者问:国家富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实现强兵呢?
商鞅答:
(3)采访完毕后,有些记者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了,有些记者认为商鞅变法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疆域以内的人,都是王的臣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将同姓亲戚子弟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1) 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2) 西周初期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学术交流中心。
(1)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材料二:“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9月27日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3)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对这种情况,孔子采取什么措施突破了这种限制?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5)材料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规定五家为一伍……。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
-------《史记》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商鞅变法的理论属于哪家思想学派?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
(3)材料三说明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1)?是变法中的哪项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2)?
(4)材料四说明商鞅变法达到了怎样的目的?
(5)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在这一制度下,最高等级是谁?最低等级是谁?
(3)什么人可能成为诸侯?诸侯要履行什么义务?
(4)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
战国时期,开展“百家争鸣”的主要是哪个等级的人?
(5)这一制度在西周时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