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1)据材料一,指出"我们的制度"具体民主性的表现。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2)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民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国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摘自2004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日的讲话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的哪些规定实现了"把他们(统治者)关进笼子里"这一梦想。
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概括材料四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
(2)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最不满?
(3)若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看法如何?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到的这个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他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至少写出二点)(4分)
(3)要全面了解其人的教育思想,你可以参考的书籍是()(2分)
A.《道德经》 | B.《论语》 | C.《左传》 | D.《诗经》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李白诗中的“秦王”叫什么名字? “扫六合”指的什么事情?
(2)“扫六合”后,秦王称呼发生了什么变化?都城定在什么地方?
(3)“秦王扫六合”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看下图,请回答:
(1)图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868年起,明治天皇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为战败国,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采取扶持日本的政策,同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发展的原动力。”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哪次改革哪一方面的内容?
(2)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3)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性质?意义是什么?
(4)通过上面(1)—(3)问的回答,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借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