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到的这个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他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至少写出二点)(4分)
(3)要全面了解其人的教育思想,你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2分)

A.《道德经》 B.《论语》 C.《左传》 D.《诗经》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什么事件? 请写出在此战争中反映人文主义的法律文献。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四:“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4)材料四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材料五:(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材料五中的号召人应是谁? 1945年2月,他和材料四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6)根据以上五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九年级(1)班为纪念这一盛事,拟举行一次“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表解历史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文汇历史
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2)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那场登陆战”是哪次登陆?有何重大意义?
第三组图说历史

(3)依据第三组收集的题为《苦口婆心》的漫画图片 (注:图中德国总理默克尔正在教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简述日本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怎样?由此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第四组聚焦现实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网
(4)补全第4组收集的材料中的省略号部分。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中国、西方在以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为核心的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Ⅰ:以近代化中政治的民主化为研究内容,制作学习卡片。

(1)小华在研究学习中制作了两张卡片,请你帮助他补全卡片的空格内容。
活动Ⅱ:以近代化中经济的工业化为研究内容,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材料二:早在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化建设的前提;通过两次工业革命,采用科技发明的成果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是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百度网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是什么?
步骤二感悟认识
(4)依据上述内容,请比较归纳出中国与西方大国近代化历程的主要不同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