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2岁妞妞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吴菊萍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2012年2月3日,吴菊萍评选为“感动中国2011”人物。
材料二: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2012全国两会大幕全面拉开。适逢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在如今全国性学雷锋活动红火进行之际,“雷锋精神”也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话题。与会代表强调雷锋精神不仅没过时,而且如今更需要。雷锋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2)请结合材料中“最美妈妈”、“雷锋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
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3分)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应当初步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课外材料的能力,努力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为高中或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国际峰会上,就一系列重大国际性问题全面阐述中国的主张,每每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材料二:2013年9月初,在对土库曼斯坦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益的决心以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习近平主席态度明确: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定、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是长期利好的。
材料三:在2013年9月11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自信地试图打消大家对中国经济的疑虑:通过改革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不搞刺激的情况下,通过改革中国还是能保持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材料四:央广网北京2013年9月2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梁晓安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征收交通拥堵费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大政策,有关城市、部门一定会深入系统地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方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面对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①和②等方面的相对劣势。要缩短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握好③这一根本方向?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更好地报效祖国,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2012年汉语盘点,“梦”被列为年度汉字。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几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请你写出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就业难”“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国梦的航船越是接近梦想的彼岸,越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浪。
(2)“风浪”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中国梦”的航船要迎风破浪向前进,就要做到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3)为什么改革开放要永无止境?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为什么?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我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变化。某校八年级二班学生针对当前的师生关系进行了调查,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以下内容。
(1)请给这次调查确定一个题目。
(2)在调查中,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
(3)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今年北京市文化执法大队采取措施,已经删除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并集中开展暑期网络环境整治,取缔“黑网吧”437家,拘留“黑网吧”经营者359人。但是,一些网吧经营者在利益驱使下制黄贩黄活动越来越趋于隐蔽,手段多变,网络淫秽色情屡禁不止。为此,一些市民呼吁关闭网吧。山西省方山县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无网吧城”。此举一出,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争议。
(1)关闭网吧,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的意见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给网吧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
材料一: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例如,在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都穿着中国的民族服装,非常漂亮,但在颜色选择上却不一样。亚洲多数国家的领导人都选择了红色,而西方国家领导人多选择了蓝色。
材料二: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比利时,龙则被视为恶魔。比利时的蒙斯市则有一个打龙节,就是为了纪念战胜恶龙的勇士、当地的保护神——圣·米歇尔。
请结合材料及有关知识回答:
(1)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2)阅读以上这两则材料,你认为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