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⑴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为红棕色气体。
则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D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A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金属元素,
则C的电子式为 。
⑶若D是金属,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
⑷若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一种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则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⑸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具有两性,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⑹若A、B、C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B分子的结构式为 。
(5分) 请观察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负极是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 正极是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 |
检验试剂 |
除杂试剂 |
甲烷(乙烯) |
||
酒精(水) |
(I)检验的试剂:
A.无水硫酸铜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盐酸 | D.氢氧化钠溶液 ( II)除杂试剂:a.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
(5分) 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W元素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X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1。由此可知: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W_______X______Y_______Z________.
(2)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所学知识制备并提纯硫酸铜。所用原料为废旧铜材(含铁约2%,其它杂质忽略不计),过程如下:
I:制备硫酸铜
装置如图,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II:提纯硫酸铜
待反应结束后,取出电极,按照如下流程提纯得到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已知此溶液中Fe2+、Fe3+、Cu2+形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2+ |
6.4 |
8.4 |
Fe3+ |
2.4 |
3.1 |
Cu2+ |
5.2 |
6.5 |
(1)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步骤②中可加入(填化学式)调节溶液pH至(填范围)。
(3)步骤③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4)下图表示硫酸铜晶体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则最适合作为步骤⑥洗涤液是。
A.无水乙醇 | B.蒸馏水 |
C.95%乙醇溶液 | D.饱和硫酸钠溶液 |
(5)操作1的名称是。
碘钨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
W(s)+ I2(g)WI2(g)ΔH<0
为模拟上述反应,在450℃时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碘单质和足量的钨,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碘蒸气浓度为0.005 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两分钟内碘蒸气的反应速率为。
(2)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
C.W的质量不再变化 |
D.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碘化钨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下图为该反应在450℃时的时间—速率图,则t2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若t4时刻将容器压缩至一半(各物质状态不变),保持该条件至t6,请在图中画出t4到t6时间段内大致曲线图,并在相应曲线上标上υ3(正)、υ3(逆)
(4)假设灯丝温度为660℃,灯泡壁温度为350℃。请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在灯泡内充入碘能够延长钨丝寿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