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传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哲,往来泽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解释划线字。
⑴至于夏水襄陵。 陵: ⑵沿溯阻绝。 溯: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⑷谒妙用真人祠。 谒:翻译下面句子。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用“/”线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此 尚 可 仕 乎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 有狱久不决()(2)囚得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尊君在不学而不思则罔 | B.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 |
C.下车引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情节。2分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选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④自是盗者大惭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划线的词语。
(1)项为之强____________(2)兴正浓
(3)鞭数十 ____________(4)徐喷以烟本文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白鹤青云图、________________、虾蟆吞虫图
翻译句子下面两个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作者对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甲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尊君”和“家君”都是敬辞,前者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
B.“元方入门不顾”的“顾”与成语“左顾右盼”中的“顾”意思不相同,前者是“回头看”,后者是“看”的意思。 |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
D.“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
翻译下面的文言
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甲文用“撤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写出一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你愿意和元方交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