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 )族为意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③稍稍宾客( )其父 ④邑人奇( )之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本文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发呢?
阅读下面《木兰诗》节选,完成小题。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②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①处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
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②处画线句。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少习吏事()②阖户启箧取书()
③家人发箧视之()④普性深沉有岸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②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译文: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2分)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_______________⑵袁府君即日便征_______________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8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2)俶尔远逝: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___________(4)不可久居: 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本文多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结合所给语段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公与之乘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B 小大之狱肉食者谋之
C 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D 公问其故故逐之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曹刿怎样的性格特点?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是全文的纲领。那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鲁庄公的“鄙”,又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