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100 mL 6 mol·L-1的硫酸跟过量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慢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 B.水 | C.碳酸氢钠溶液 | D.氨水 |
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 + 3H22NH3,2min时测得剩余N2为1mol,此时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
A.υ(N2) = 0.25mol/(L·min) | B.υ(H2) = 0.75mol/(L·min) |
C.υ(NH3) = 1mol/(L·min) | D.υ(NH3) = 0.5mol/(L·min) |
下列方法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①增加某一组分的浓度②增大体系的压强 ③升高体系的温度 ④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能用焓判据判断下列过程方向的是
A.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
B.硝酸铵溶于水 |
C.100℃时的水蒸气凝结成水 |
D.25℃、101 kPa时2N2O5 (g) = 4NO2 (g)+O2 (g) Δ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发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B.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可能发生 |
C.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