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4分)
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九·一八
二00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
——题记
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
可以隐忍力量,保持火药黑色的沉默
可以让西伯利亚的寒雪遍撒江南,
不忍那柄东来的刺刀,插在难圆的月上
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
那一块块膏药,无处不是土地的创伤
流血的日子,七十四年的遗恨
在一根沙布上,紧紧缠缚着受伤的心脏
唯有让孩子读书,深记那一篇
东北抗联被数倍的鬼子和豺狼白骨山岗
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
今天的月亮圆了。借的是恒星的光芒
花红酒绿的长廊,消磨着无聊的时光
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
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中秋和“9·18”国难同在一天,多少让人有许多的感叹,诗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发出了警告,找出这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你是怎么理解这诗句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本诗写于1925年,诗人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中国,有偶见西单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填空闻一多,本名家骅,现代(),(),爱国民主战士,()派代表。代表作品有,《死水》()。
“死水”在作者笔下有何特点?
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说说“死水”的象征意义。
作者对“死水”有着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诗的结尾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唐)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⑴枕倦,澄泉绕石泛觞⑵迟。青云⑶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⑴欹(qī):斜倚。 ⑵泛觞: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 ⑶青云:高位。平行:平步。
(1)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2)本诗颈联中一个“迟”用得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请谈谈第一句中“凉”字的表达效果。
(2)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