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分)
(3)对照问题(2)的答案,谈谈它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3分)
材料一: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情境表达了人类哪四种基本情绪,请填入括号内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材料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他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话,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请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如果你是医生,请你为他推荐2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广西民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凝聚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
材料二:自党中央作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各对口援藏省市、中央部委和企业单位先后选派4700余名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近4400个
西藏所有县市区都在受援范围之内。
(1)我们要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党和政府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3)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两个方面即可)
自2014年秋学期起,泰州市启动实施了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5+2”工程。“5+2”工程的具体内容是实施“主题德育、自主学习、青春活力、实践体验和未来素养”五大行动,构建“区域推进展示”、“学校微创新激励”两大机制。
九年级(1)同学围绕“主题德育行动”开展实践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组同学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主题德育行动的开展情况
问题1.你校经常开展主题德育行动吗?
A.经常 B.不经常 C.从不
问题2.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吗?
A.知道 B.知道一点 C.不知道
问题3.……
同学们向有关学校发出1050份调查表,收回1000份,对信息统计如下:
相关学校主题德育行动开展情况
选择情况(份) |
所占比例(%) |
|||||
选项 |
A |
B |
C |
A |
B |
C |
问题1 |
960 |
36 |
4 |
① |
…… |
…… |
问题2 |
906 |
80 |
14 |
…… |
…… |
…… |
(1)请你完成表格中“所占比例”一栏①的填写并回答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2)作为被调查对象,小雨对问题2选择了“C”,请你告诉他具体内容。
●第二组同学通过走访,了解到如下最新信息:
泰州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奚爱国说:“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让泰州学生真正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机制,特别是突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并在中考中加入对素质教育考核的内容。”
(3)素质教育“5+2”工程将纳入中考,这与泰州市的每个初中毕业生息息相关,你一定想就此地方时事发表评论。请你拟定评论标题并结合“素质教育‘5+2’”的具体内容亮出相关观点。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布局。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中,哪个是战略目标,哪些是战略举措?(一个0.5分,共2分)
(2)请根据所学知识,分别理解这些“战略举措”的重要性。
仔细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拾物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2)失主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