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小题。(13分)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顿一次)。(1分)
余 闻 之 也 久请写出出自选文(2)的一个成语。 (1分)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
(3)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
【古文阅读】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太宗①曰:“兵有分有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②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③,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苻坚初得王猛④,实知兵,遂取中原;及猛卒,坚果败。吴汉为光武所任,兵不遥制⑤,故汉果平蜀。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太宗]这里指唐太宗。②[靖]指唐代名将李靖。③吴汉,东汉大将。他和副将刘尚奉命讨伐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分屯,分兵驻扎。④[王猛]前秦名将。⑤吴汉得到光武帝刘秀的信任,用兵不会受到来自皇帝的制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再而衰()望其旗靡()孰为善此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遂逐齐师遂取中原 | B.登轼而望之而败于淝水 |
C.战于长勺贤于材人远矣 | D.及猛卒徐公何能及君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句:
(2) 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译句:[甲][乙]都谈到了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曹刿认为克敌的最主要因素是;唐太宗和李靖认为是制胜的法宝。
【古文阅读】
甲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钟会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①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 ①令:美好的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顿两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公欣然曰②差可拟
③少有令誉④魏文帝闻之下列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之”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
B.乙文中“卿面何以汗”和“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想召见他们的原因。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门》,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看出的言语更巧妙。乙文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
文言文阅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日三省吾身()(2)择其善者而从之()
(3)将去,顾而谓曰()()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亡/马几何时矣。 | B.子亡马/几何时矣。 |
C.子亡马几/何时矣。 | D.子亡马几何/时矣。 |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乙)文中哪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①扁鹊: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②秦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③示:给……看,④已:停止,病愈的意思。⑤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1)武王示之病()
(2) 君以告扁鹊()
(3)君与知之者谋之()
(4)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下面与“扁鹊怒而投其石”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忘操之
B拔山倒树而来
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D 温故而知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①,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②,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注】①餍:同“饱”。②下宫:后宫。糅:混杂。纨:细娟。③绮縠(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②连然流涕 ()
③曳绮縠()④而士不得以为缘()
(2) 下列各句与“君不肯以所轻与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塞忠谏之路也 | B.不以物喜 | C.必以分人 | D.皆以美于徐公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君 鹅 鹜 有 余 食翻译下列句子。
(1) 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2)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管燕的左右没有人愿意与他“赴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