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山 馆
北宋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境遇不如陶渊明。“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联系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和情怀?
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
(2)请写出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3)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怎、何。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 |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面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
(2)请写出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3)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