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怎、何。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 |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面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题目。
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对本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通过对画眉鸟的描写,赞扬了画眉鸟的可爱。 |
B.“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描写了画眉鸟在飞行中尽情鸣叫的场景。 |
C.这首诗中写了两种画眉鸟,一种是自由自在的鸟儿,一种是不自由受束缚的鸟儿。 |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押韵规律是逢双押韵,且首句最后一字也押韵。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写画眉鸟实是写自己,通过对画眉鸟百啭千声的描写表达的是自己想要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
B.“百啭千声”的“啭”字传神地写出了画眉鸟叫声之美。 |
C.诗歌通过两种鸟儿的不同命运对比,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统治者欺压老百姓,限制老百姓人身自由的强烈不满。 |
D.“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告诉我们,如果失去了自由,即使锦衣玉食,人生又有多大意义呢? |
诗歌欣赏(5 分)
论诗赵翼
之一之二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之二” 中诗人否定了李杜的文学成就吗?你能结合“之一”中的诗句说明“之二”中“不新鲜”的含义吗?
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
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对本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出了两种时间和两种空间,即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长安 。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选取一个角度赏析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