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
(2)请写出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3)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小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
李清照: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人名)。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4 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
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 分)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