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X、Y、Z三种元素,其中Y、Z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五周期,X的负价阴离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氙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Z和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有两种氧化物,其水溶液都呈碱性,其氧化物的摩尔质量分别是62g/mol和78g/mol。在X和Y化合生成物的水溶液中滴入淡黄绿色的Z单质的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深黄色。试回答:
(1)元素符号:X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_。
(2)Y的两种氧化物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写出此两种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单质溶于水,滴加到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Z单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
Ⅰ.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下表为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
Si-Si |
O=O |
Si-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写出硅高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I2和Fe3+等可循环使用。写出下列电解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池A。
电解池B。
(2)若电解池A中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计算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mol。
Ⅲ.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分别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表示加入的N2、H2 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量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
①a=1,c=2,则b=。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反应方向(填“正”或“逆”)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
(2)在上述恒压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原因是。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MgO、Al2O3、Fe2O3等杂质,以下是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图:
已知: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②Na2CO3+Al2O32NaAlO2+CO2↑;
③Cr2CO72-+H2O2CrO42-+2H+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中主要含有(填写化学式);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 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或试剂名称)。
(2)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5,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操作Ⅲ有多步组成,获得K2Cr2O7晶体的操作依次是:加入KCl固体、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4)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r2O7 + 2KCl=K2Cr2O7 ↓+ 2NaCl,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KCl |
NaCl |
K2Cr2O7 |
Na2Cr2O7 |
|
溶解度(g/100g水) |
0℃ |
28 |
35.7 |
4.7 |
163 |
40℃ |
40.1 |
36.4 |
26.3 |
215 |
|
80℃ |
51.3 |
38 |
73 |
376 |
(5)副产品Y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精确分析Y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方法是称取n g样品,加入过量 ____(填写试剂)、溶解、过滤、再(填写试剂)、……灼烧、冷却、称量,得干燥固体m g。计算祥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苯和卤代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烷基苯和卤化氢。根据以下转化关系(生成物中所有无机物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结构简式为,E、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
(2)①②③④⑤⑥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3)写出⑥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H→I的反应方程式。
(4)简述验证G中含有氯元素的方法是。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②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A、B、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A、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的白色胶状沉淀。
①A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向水中加入X物质,X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
②A与C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周期,同时A在X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①若A为该元素的白色固体单质,则1mol A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NA ,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②X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常温下,X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①A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 _________________。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 O3(g)= IO-(aq)+O2(g)△H1
②IO-(aq)+H+(aq) HOI(aq) △H2
③HOI(aq) + I-(aq) + H+(aq)I2(aq) + H2O(l)△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反应△H=___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 + I-(aq) I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3)为探究Fe2+ 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如左图),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右图和下表。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图13中的A为__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Ⅰ-的转化率,原因是。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3-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
A.c(H+)减小 | B.c(I-)减小 | C.I2(g)不断生成 | D.c(Fe3+)增加 |
(4)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