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
(I)氧化还原反应Cu+2AgNO3=Cu(NO3)2+2Ag可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
(II)已知NaHCO3水溶液呈碱性: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 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III)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
A |
B |
C |
初始浓度/mol•L—1 |
0.020 |
0.02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0.016 |
0.016 |
0.0080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A、B、C表示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3)该温度下,若将A和B各0.10mol的气体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0s末达到平衡,则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观察到一些现象,并产生了相关的思考。
(1)向盛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溶液呈棕黄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写出并配平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将KI溶液换成KBr溶液,滴加氯水,溶液呈橙黄色;滴加氯水至过量,颜色没有变化。则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为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Fe3+,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棕黄色。为了证明棕黄色溶液是由于Fe3+的存在,而不是溴单质颜色所致,应当采取的补充实验是
(4)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实验室里常用Na2O2与H2O反应快速制取少量的O2,下面装置用来制取O2并演示Na在O2中的燃烧实验。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得失情况: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如何尽可能多的使NO2被水吸收,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活动小组同学利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O2。
①根据反应原理他们选用了相同的装置(填“图l”或“图2”)分别制取NO2和O2。
②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写出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O2时的化学方程式。
④收集NO2的方法是。
(2)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准备工作:用气囊收集好纯净的O2,收集了一试管NO2,用干燥的烧瓶收集了一定比例的NO2和O2的混合气体。
①为了尽可能多的使NO2被水吸收,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利用图3吸收气体时,用气囊通入O2与直接利用制气装置制取并通入O2相比,其优点是:
。
②利用图4吸收气体时,其操作和现象为:
。
③若图4中混合气体NO2和O2全部被吸收时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
(1)配制待测液:用5.00 g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 000 mL溶液。除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滴定:
①盛装0.1000 mol·L-1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
②滴定时双眼应。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测定序号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所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8 |
2 |
20.00 |
1.20 |
21.32 |
(3)计算纯度: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误差讨论(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②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③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11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和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