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A.《时代》杂志的预言不准确 |
|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
| C.21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网络时代 |
| D.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
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以史为鉴知兴替。120年后的甲午年,习近平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两提“甲午”,习近平说:“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年的建设成就的是( )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
|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 A.①② | B.②④ |
| C.①③④ | D.③④ |
下列形势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民初著名政论家黄远庸曾写道:“由今思之,革命者,亦即罢学风潮之放大影片而已。综自革命后种种政界现象,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乃一切以罢学式的革命之精神行之,至于一败涂地,而受此后种种恶果。”材料反映了()
| A.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
| B.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大的罢学风潮 |
| C.暴力革命需要先进革命精神指导 |
| D.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 |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辗驳诘,临事而问兵规。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
|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
|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
|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