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从甲地 (60ºN、100º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º N、80ºE)。根据题意回答3-5题。
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 A.朝北 | B.朝南 | C.朝西北 | D.朝东北 |
飞机飞行的最近航线距离大约是
| A.666千米 | B.3330千米 | C.9990千米 | D.6660千米 |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º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A.16小时 | B.12小时 | C.20小时 | D.24小时 |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
|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
|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
| D.洋流所经过的海区大陆架宽广 |
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成因属于上升补偿流 |
| B.是全球最强大的暖流 |
| C.舟山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
|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
读某处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
| A.喷出岩海岭 | B.侵入岩海沟 |
| C.沉积岩海岭 | D.喷出岩海沟 |
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
| A.日本群岛 | B.西西里岛 |
| C.新两兰南北二岛 | D.冰岛 |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
|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
|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下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T1时刻,北京时间为 ()
| A.12月22日11:00 |
| B.12月21日11:00 |
| C.6月22日11:00 |
| D.6月21日13:00 |
T1至T2期间()
| A.北京昼长夜短 | B.纽约日出东南 |
| C.莫斯科正午影长变长 | D.地球公转变慢 |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左图)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舟山群岛 | B.台湾岛中部 |
| C.钓鱼岛 | D.南沙群岛 |
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 A.3个月 | B.6个月 |
| C.9个月 | D.12个月 |
太阳从a到b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 | B.台湾各地正午影长变短 |
| C.南海地区盛行偏北风 | D.舟山群岛位于梅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