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他还有那些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2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后,“除了技术不发展的情况以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具备,”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在发生“本质的变化”,生产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请结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状况评价上述观点。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
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
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商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行郡县制
C.恢复周礼,实行仁政 D.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
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