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是有可能 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邓小平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专制皇权的加强

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制天命而用之”
D.“兼相爱,交相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