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C.“制天命而用之” |
D.“兼相爱,交相利”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列强获取在华输出资本的特权 |
B.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 |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更多 |
D.外国获取的赔款数额更大 |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询问对策,李鸿章愤怒地说:“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
B.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
C.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
D.敌军的强大和情报的缺失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结合下图,说出《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因为其签订导致了(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
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
B.开辟外国租界 |
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 |
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