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 υ逆(H2O) d.c(CO2)= 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 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可以写成:氧化反应 Cu—2e—====Cu2+;还原反应 2Fe3++2e—====2Fe2+(或Fe3++e—====Fe2+)。
(1)根据以上信息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分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还原反应式。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O2+2H2O+4e—
====4OH—,则总反应式为。
下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腐蚀。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性,发生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性,发生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I:(1)氢气被人们看作理想的绿色能源,己知氢气的热值是143kJ·g-1。请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1molN2(g)和1molO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NO(g),吸收180kJ的热量,已知断裂1molN2(g)中的N≡N和1molO2(g)中的O=O分别需要吸收946kJ和498kJ的能量,则1mol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可释放_______kJ的能量。
Ⅱ: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氯化铜溶液,并插入两块锌片作电极,如图所示:
(1)如果把电键K接A,这一装置形成装置,Zn①极是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转换电键K到C,这一装置形成________装置,Zn②极是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进行2min后,再转换电键K到B,在Zn②极上发生的腐蚀属于,Zn①极发生的腐蚀主要属于。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①-⑦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请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 |
② |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1)写出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②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⑥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写出由②、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④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是化工行业已合成的一种硬度很大、熔点很高的晶体,若已知在此化合物中各元素均处于其最高或最低价态,据此推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与该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的是(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A B C
(5)由①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受到撞击会分解生成一种固体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此反应中反应物、固体单质和气体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2:3;乙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两种盐,在其中一种盐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化合物乙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