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表一 表二
电压U/V |
1.2 |
1.6 |
2.0 |
2.4 |
2.8 |
|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I/A |
0.12 |
0.16 |
0.20 |
0.24 |
0.28 |
电流 I/A |
0.30 |
0.15 |
0.10 |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知识拓展】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
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所示,则应对电流表进行。
(2)图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为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填“A”或“B”)端滑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5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即可测出。
(4)实验中若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了位置,则小灯泡将(填“不亮”、“很亮”、“正常发光”或“烧毁”)。
如图所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一起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往水中边加盐边搅拌,观察到原来都沉底的鸡蛋有一个先浮出液面。
(1)为了探究先浮出液面的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小东先用电子秤称出一个生鸡蛋的质量为g(如图),将这一鸡蛋煮熟冷却后再称出其质量为56.40g。通过测量还发现鸡蛋煮熟后体积几乎不变,说明鸡蛋煮熟后的平均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判断:先浮出液面的是鸡蛋,此鸡蛋未露出液面的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图中,从烧杯侧面观察水中的鸡蛋,所看到的是鸡蛋正立的()
A.放大的虚像 | B.放大的实像 |
C.等大的虚像 | D.等大的实像 |
(3)为测出鸡蛋的体积,小东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电子秤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溢水杯装满水,把鸡蛋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③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m2。
则鸡蛋体积的表达式V=(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探究的是(填“A”或“B”)物体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在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答: 。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
(2)用玻璃板和与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并标记出像的。
(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玻璃板。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