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有关含铬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
(2)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72-转化为Cr3+,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72-的酸性废水。写出电极反应和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阳极                  阴极                 
溶液中                  
(3)反应⑤是可逆反应,在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教师在上《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时,组织了一个“介绍自己”的活动:
我们班级中共有44位同学,分为8个小组(学生座位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座位号),按从左到右分别为IA、IIA……VIIA、0族,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二……六周期。座位上的每一位同学对应一种元素,请在下列问题中符合要求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






1

2


讲 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请你一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IVA族的元素对应座位号是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座位号为2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比较座位号为18、19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课堂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安排会导致他们没有对应的元素,则学生对应的座位号是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原子中无中子,A与D同主族。B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与E同主族,D与E同周期,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两个内层电子数之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元素的名称:  ;比较原子半径B  C(填“>”或“<”);
(2)由A、C、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3)化合物A2C的电子式为  
(4)物质M由B元素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则M属于  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5)由A、C形成的化合物和C、E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只生成强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铬化学丰富多彩,由于铬光泽度好,常将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K2Cr2O7和CrO3大量用于鞣革、印染、颜料、电镀等工业中,是工业上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近期暴光的“毒胶囊”事件中,就是因为用工业皮革的下脚料或破皮鞋等为原料制成的工业明胶被冒充成食用明胶制成胶囊,造成胶囊内的铬严重超标。
(1)CrO3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A 点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从开始加热到 750K 时总反应方程式为
(2)Cr(Ⅵ)主要以CrO42和Cr2O72形态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们在溶液中存在如下转化: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K=4.2×1014。若要使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 B.加盐酸 C.加硫酸 D.加AgNO3

(3)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Ⅵ),毒性较大,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净化处理方法之一是将含Cr2O72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NaCl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以除去[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①电解过程中 NaCl 的作用是
②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写出Fe2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Fe3和Cr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④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Fe3)=2.0×1013 mol·L1,则溶液中c(Cr3)为mol·L1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4.4~6.2
8.2~10.0

(1)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C处的刻度为26,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6. 02
25.35
25.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C=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始充入的CO为1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会增大

(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 v(H2)=;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蒸气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
(5)科学家常用(填仪器名称)来直接测定某一反应的反应热,现测得:CH3OH(g)+3/2O2(g)=CO2(g)+2H2O(g) ΔH=-192.9kJ/mol,又知H2O(l)= H2O(g)ΔH=+44 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