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说:“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
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
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该会议: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2009年元旦,是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刚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①官方接触②民间交往③事实建交④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
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 | B.《邦联条例》 | C.1787年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林肯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问题征询意见,结果7名阁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总统在宣布会议结果时却说:“7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违背了美国法律,林肯的决定无效 | B.林肯只是开玩笑,没有法律效力 |
C.不违法,总统有最高行政权 | D.林肯是在滥用总统的权威,是个人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