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
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
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均有较大发展,请列举一例说明?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2
分)(3)宋词、元曲,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4)这时期什么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
画作品出现,请举一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宋明理学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吴恩远《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列宁的教导”?
材料二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是怎样使“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简述“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材料三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
——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
——俄罗斯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
(3)材料三主张用怎样的方法评价斯大林?运用这一方法说明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i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反映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材料三 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注是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刚到农村插队的时候,我曾问过偷懒的社员,为什么不好好干活,一位贫农反问道:“有我多少?”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过来,这就是在公有制中生活的农人的核心计算。
——摘自吴思《隐蔽的秩序》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58年的总路线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如何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