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
D.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
在动物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②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④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⑤组成单克隆抗体的基;茌单位是氨基酸
⑥单克隆抗体仅特异地针对同一抗原决定簇进行免疫反应
A.②③④⑤⑥ | B.①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④⑤⑥ |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科学家将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也表现出“疯长”症状。根据水稻幼苗该症状的表现和喷施赤霉菌培养基滤液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推测,并选择水稻幼苗随机分组设计实验证明。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编号 |
推测 |
实验组处理 |
对照组处理 |
A |
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 |
喷洒赤霉素溶液 |
喷洒等量蒸馏水 |
B |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
接种赤霉菌感染 |
不进行任何处理 |
C |
赤霉菌产生促进水稻生长物质 |
喷洒赤霉菌培养基滤液 |
喷洒等量不接种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滤液 |
D |
赤霉菌产生促进水稻分裂的物质 |
喷洒赤霉菌培养基滤液 |
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 |
现将“细胞工程”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列表比较如下,你认为比较有错误是
比较项目 |
原理 |
培养基区别 |
结果 |
培养目的 |
||||
植物组织培养 |
细胞的全能性 |
需加植物激素 |
培育成植株 |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 |
||||
动物细胞培养 |
细胞的全能性 |
需加动物血清 |
培育成细胞系或细胞株 |
获得细胞或细胞的产物等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
项目 |
物种 |
355μmol·mol-1的CO2 |
539μmol·mol-1的CO2 |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
欧洲蕨 |
2.18 |
3.74 |
3.62 |
5.81 |
石楠 |
1.37 |
6.76 |
5.43 |
15.62 |
|
蒸腾比率 /μmol·mol-1 |
欧洲蕨 |
1.40 |
2.37 |
2.22 |
3.86 |
石楠 |
0.25 |
0.66 |
0.71 |
2.10 |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mol水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μmol)量
A.实验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增加CO2浓度 |
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
C.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肯定高于355μmol·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