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有关下图的问题:
(1)图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 。该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对 的修饰或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
(2)若相关蛋白质的核酸片段是从细胞质中获取的mRNA,则④过程包括 、 .
(3)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则用的是PCR扩增技术,该过程需要的聚合酶的特点是 。
(4)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在基因的首端必须有 ;且在图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 的精子。
(5)体外受精过程中,若要采集牛的卵母细胞,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6)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要对 动物做 处理。
(7)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可在进行⑩过程之前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
________ 或囊胚期,在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处理时,要注意将 ,否则会影响 。囊胚内细胞团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形态特征是 。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成分组成的。为了探究非组蛋白在转录中的作用,科学家从一只兔的体内分别取出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染色质进行分离重组实验(如图。注:试管内满足RNA合成的有关条件)。
(1)兔的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是由最初的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的,其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2)试管内“满足RNA合成的有关条件”主要是指。
(3)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4)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能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前端必须有。③过程培养到一定阶段,可以采用
技术,培育出多头完全相同的转基因牛犊。
(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的特点。
(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进行④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
(15分)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题目:
I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 首次注射中,②~⑤号家兔出现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的作用。
(2) 二次注射后,血糖浓度最先恢复的是号家兔,恢复最慢的是号家兔。
(3) ③、④号家兔在二次注射后都出现血糖浓度恢复的现象,说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的关系。
(4) 如果对②号家兔二次注射的葡萄糖过多,会出现糖尿的现象,是否可以
说该兔患有糖尿症?Ⅱ.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神经递质的传递方式是图。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原因是、。
(3) 性激素的传输方式是图。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和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
(25分)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稿同。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如果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XX的精了,其原因是.
(2) 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 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儿率为;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
(4) 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雄性亲本表现型为
②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