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4)“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或你觉得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近,由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火了,亚投行的“朋友圈”加速扩容。截至4月2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增至33个,目前仍有19个国家已提交申请,但尚未获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一:波音787代表着民用飞机工业的最高水平,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合作产物(除了欧空局和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中国都参与进来了。
——摘自百度知道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赛诺近日发布的中国4G手机数据报告显示,苹果、三星称霸今年前2月的中国4G手机市场,国产品牌酷派独占鳌头,以9.4%的市场份额抢占了4G国产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这是国内首个4G手机数据报告,但苹果与三星联手占据85%的市场份额引人忧。
——摘自新浪科技(2014年4月11日)
(1)波音787的生产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该则材料体现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关系?
(2)右图图标反映的是哪一组织?(请写出该组织的中文全称)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表现,请写出这一经济发展趋势的其他表现。(写出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国产品牌如何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写出两点即可)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
(1)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现状,我国政府怎样做?(1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经过这次改造,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①取得“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6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怎样的建设道路?(1分)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探索上是什么态度?(2分)

94年征途漫漫,94年荣耀辉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会议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1分)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什么?(1分)
(2)请从“当家作主”、“民主科学”、“自强求富”、“开天辟地”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最恰当的分别填写在年代尺上方的相应长方框内。(2分)
(3)A、B两处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A处是 会议;(1分)该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 (1分)。 B处会议召开地点是 ,在本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 的伟大决策。
(4)“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它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二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仍然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1)请回答促使该局面形成的人物是谁?列举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贡献(三点)。
材料二: 以达赖为首的分裂主义势力策划、煽动、制造的“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妄图达到分裂国家、实现西藏独立的目的。其罪恶行径,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清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此措施反映了该阶段的什么特征?
(3)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港、澳已经回归,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现实,请你说一说在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材料四: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一中列宁采用“围攻的方法”指什么政策?(1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其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三,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1分)
(4)材料四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新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