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4题。
图中各点符合下列条件:它的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北部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
图4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 B.冲积扇 | C.新月形沙丘 | D.火山堆 |
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堆积作用 | B.风力堆积作用 |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
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绿阔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题。依据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分布规律分析,N处地势特点是
A.地势高 | B.地势低 |
C.与周边地区同高 | D.无法判断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图2是我国某城市在一次气旋过境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的来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据此回答:
由图判断该气旋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 | B.由东北移向西南 |
C.由西北移向东南 | D.由西南移向东北 |
根据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若图1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
若图1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沉积岩 | B.丙可能为岩浆 |
C.②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 D.①可能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
读图,回答1~3题。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 B.90°E,15°S |
C.90°W,23.5°S | D.90°E,15°N |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A.90°W一135°W一180° | B.O°一l20°E一180° |
C.90°E一120°E一180° | D.90°W一180°一90°E |
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B.北半球白昼变长 |
C.塔里木河可能处于断流的季节 |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