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年级围绕“今天,我们如何学雷锋”活动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其中正方
同学的观点如下:
参加“学雷锋”活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助人为乐。我们只要参加为人民服务的活动,就能学到雷锋精神,创造有价值
的人生。因此,参加实践活动最为重要。
运用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对正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选择一个哲学观点即可,本
题14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促进就业。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材料二:某市政府自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引发众多关注,文章的作者是四川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木苦依伍木。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大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为进一步促进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凉山州《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立足州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创新;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1)结合材料,分析促进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2)如果要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给木苦依伍木写一封信,请写出要点(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材料一: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定餐订票、预定酒店、投资理财、网上挂号等,这就是“互联网+”。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运用、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治理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材料三: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这就是“互联网+工业”;政府与互联网合作,将交通、医疗、社保等一系列政府服务接入微信,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这就是“互联网+政务”;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互联网+社会治理”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
图1
材料二:表1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具有新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政府工作报告》确定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7.5%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为赢得发展新优势,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国家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努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
(1)根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2)请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