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材料二 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1)概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历程和原因? (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府采取的政策密切相关。简要说明宋代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政策。(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三个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说说这种政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三

图1戚继光图2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3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
(3)材料三的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三说明领导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谁?
(4)清朝时期,先后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在新疆地区设置了什么 机构?康熙帝派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2分)
(5)根据材料三、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 (2分)
材料二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的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 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地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大起唐式伽蓝[伽(qie)蓝:佛寺],以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为代表,八、九世纪的日本简直就是唐朝的翻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传播中国文化,不畏艰辛,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盛,它是唐玄宗时期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四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考生必须用固定的格式答题,内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
(4)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明清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政策是什么? (2分)

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隋炀帝从东都洛阳出发游玩江都(扬州),先后要经过哪两段运河?
(2)现在的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元朝大运河,元朝开凿了哪两段运河?
(3)大运河的开凿有哪些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关、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其学说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南戈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创立学说,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二所示三位思想家中发展了儒家思想的是 (填字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2分。不得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