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三个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岁月沧桑,八十载,追风逐浪。掬泪祭,爱国英烈,义举悲壮。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忆昔日,江山妄,长城愤,谁可挡?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看神州,威力震寰宇,豪情放!”
(1)这首诗词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为纪念这一事件,我国政府设立了哪一个纪念日?
(2)这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
(3)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 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请举出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至少两点)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或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