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如图1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 (选填“拉环”或“刻度盘” 。
(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第①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 .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
(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2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回到原来位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 的电子秤,将图1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1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分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3)中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盐水的 随深度变化而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分析,他计算出图3②到图3④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 。
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字样,阻值分别为 、 、 、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 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首先将 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 滑到 (选填“ ”或“ ” 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
(3)接下来,小宇同学应该 ,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处,然后将 的电阻替换为 .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为 ,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 |
5 |
10 |
20 |
电流 |
|
0.2 |
0.1 |
(4)将定值电阻换成 重复第(3)的操作,由表格中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本次探究中若换用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无论怎样调节滑片 ,电压表示数始终 (选填“大于”或“小于” 所需电压。
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 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小宇画出了“温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在第 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
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①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 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 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
③他在量筒中装入40 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 所示,则石块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 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 所示;
②用体积不计的细线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至刚好浸没,电子称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 ,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如图 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
③他将石决沉入杯底,松开细线,如图 所示,便开始书写探究报告:
④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 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 “ ”、 “ ”,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于 (选填“ ”或“ ” 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小灯泡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 ,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选填“ ”或“ ” 。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电流 |
0.16 |
0.22 |
0.25 |
0.28 |
0.29 |
|
电阻 |
3.1 |
6.8 |
8.9 |
9.7 |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 |
5 |
10 |
20 |
电流 |
0.30 |
0.20 |
0.12 |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 、 、 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