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90 |
74 |
65 |
60 |
57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 |
90 |
70 |
55 |
? |
33 |
… |
20 |
20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
A.36℃ B.39℃ C.42℃ D.45℃
如图所示电路:
(1)闭合开关后电路将 短路(选填“通路”或“断路”或“短路”);(2)去掉导线a后,电路是 串联电路;
(3)改变a、b、c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先在原导线上打“×”,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符合要求的导线).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2) 在操作时注意拉动测力计沿运动。如果在静止时读出测力计拉力大小,所计算得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高/低),
(3)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该实验,如图2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上升相同高度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4)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2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他用下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则在2~3s内,拉力F做的功J;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的功率为W。
小刚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他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和其它实验器材。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1)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字母表达式)
(2) 写出该实验一点的不足之处。
(3)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另一同学测量时,则发现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2)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