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欧洲人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中最早到达新大陆的是A、B、C、
D中哪一条航线?开辟这一航线的是谁?(1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各地
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这项发明成果首先
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2
分)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
什么?(1分)
材料五:“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
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
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
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
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
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
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5)结合材料五和图3指出这个组织的名称并概括其宗旨。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1
分)该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趋
势?
进步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1)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思想理论 |
代表人物 |
历史贡献 |
A |
孟德斯鸠 |
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
B |
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
三民主义 |
孙中山 |
C |
民主科学 |
D |
指导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2)有学者认为:“五四以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的尝试没有成功,此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赴后继,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理论名称和取得的实践成就。
(3)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孔子举行的隆重祀典,以下为曲阜祭孔大典祭文节选:“复礼兴乐,欲挽狂澜。己立立人,孝弟唯先。修齐治平,悦迩来远……杏坛论学,大同是盼。”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提倡和宣传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并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历程,各有时代特色。
(1)异与同
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涌现与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士”出于各自的利益,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展开论战,但他们又对民本思想有着类似的诉求。试从战国儒、道、墨三家中各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民本思想。
(2)分与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儒学的地位曾经遭受过很多次冲击,但其发展历久弥新,得益于其兼收并蓄的胸怀,试从西汉新儒学或宋明理学中选一例予以说明。
(3)承与变
对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有人认为其只不过是承继传统儒学,再次阐发而已,也有人认为它出现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4)是与非
到了近代,儒学观点曾经被尊奉为“万世不变之道”、中华文化精髓,也曾被指斥为民族进步的绊脚石。试分析观点分歧的成因。
材料一 :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不可能。
——马克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统治末年,普鲁士岁入700 万塔勒(货币单位),其中的600 万塔勒被他用在了军队上。……他终生坚信这样的信条:“朕乃国王,故可为所欲为。” ……普鲁士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按照他的意旨来管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材料五: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王是怎样被套上“紧箍咒”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普鲁士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德两国建立代议制后君主地位的差异?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4)依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发生转变的标志
材料一 :古希腊作为奴隶占有制社会,具有界限分明的等级秩序。对内体现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的身份划分,对外则体现为希腊人与蛮族的区别。“希腊人是从根本不同的概念出发去理解和实际承认国际法主体的。这些概念的基础是将城邦视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只有自由出生的本国公民才是城邦的成员。只有他们才享有充分的权利,然而同样也要对祖国的命运承担责任。”
——《古希腊国际法人本制度的缺失与反思》
材料二:
材料三:(公元前1世纪)罗马贵族安东尼的生前遗嘱:死后葬于亚历山大里亚,他所控制的东北非和西亚属地赠给他的埃及妻子克利奥帕特拉。
(附:朱丽亚婚姻法规定结婚者可以继承遗产;成文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材料四:(凯撒战胜高卢人后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凯撒在凯旋仪式里牵着高卢人走,却把他们牵进了元老院;高卢人脱下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图一所示人物对罗马法制建设作出的贡献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公民大会将会如何判决?理由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高卢人脱下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