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实验器材完成了如下实验:①将橡皮筋左端固定于P点。②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右端拉至某一位置并做好标记,再换用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同一位置,如图14(a)、(b)所示。
③改变两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β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他们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中。
① 实验中,分别用两个测力计和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当它们的夹角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合力随另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
④甲同学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后,提出猜想: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等于其中较小的力。乙同学觉得该猜想是错误的,若要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还应研究F1、F2满足 关系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是教科书中唯一在两个教学内容中均安排的学生实验。
①教科书中第一次实验时,要求的实验电路图为图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
②小王用电源(电压为6伏)、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等器材,测定电阻RX的值。闭合电键S,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当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时,停止实验。小王经过思考、分析后,重新进行正确的实验,当他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5.5伏、0.26安。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表的示数达最大值0.28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请将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________(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电阻 (欧) |
电阻平均值 (欧) |
1 |
||||
2 |
5.5 |
0.26 |
||
3 |
0.28 |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需用笔和尺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的________表面与所画直线重合(选填“前”或“后”);研究蜡烛的像是否为虚像时,可以在像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________。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a)所示,移动光屏,得到的现象始终如图(b)所示,接下来眼睛应_______。
某小组自学“塞贝克效应”后,知道了在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在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他们设计实验,验证所学到的结论。该小组利用铁丝和铜丝两种导线组成图(a)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将相连的两个交叉点A、B分别置于烧杯中和酒精灯上方。做了如图(a)、(b)、(c)所示的三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①该小组所设计和开展的实验,能否验证他们所学的规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7(a)、(b)和(c)中的电流表示数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_______
小伟和小莉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4.5伏)、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两个(甲标有“12Ω2A”、乙标有“20Ω2A”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已知两个小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1.5伏和3伏,额定功率均不超过1瓦。小伟和小莉各自选取一个变阻器、小灯及其它器材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两个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均为3伏时,发现两小灯均已正常发光。这时,小伟电路中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位置附近、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小莉对比后发现电路中小灯的亮度比小伟选用的小灯暗。两位同学交流后,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电路连接有误,小莉将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相乘,得到的电功率为0.96瓦。
(1)实验中电路连接有误的是(选填“小伟”或“小莉”)。
(2)小伟同学选用的变阻器为(选填“甲”或“乙”),所测小灯的额定功率为瓦。
(3)求小莉同学所测小灯的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各实验小组同学选用恰当的器材,分别用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一些数据,并通过计算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序号 |
液体的密度(g/cm3)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cm3) |
浮力(N) |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 |
1 |
1 |
20 |
0.2 |
0.196 |
2 |
1 |
40 |
0.4 |
0.392 |
3 |
1 |
60 |
0.6 |
0.588 |
4 |
1.5 |
20 |
0.3 |
0.294 |
5 |
1.5 |
40 |
0.6 |
0.588 |
6 |
1.5 |
60 |
0.9 |
0.882 |
(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实验序号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甲小组同学分析了表中最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认为这些实验数据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4)乙小组同学发现最后两列数据不相等,于是他们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数据分别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你认为乙小组的做法(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