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
② |
|
3 |
③ |
④ |
⑤ |
⑥ |
|
⑦ |
⑧ |
|
4[] |
⑨ |
|
|
|
|
|
⑩ |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① ,⑥ ,⑦ ,⑧ 。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①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4)含有元素③的物质的焰色呈 ,⑩的单质的保存方法是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在⑧与⑩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MnCl2+5Cl2↑ +8H2O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
(2)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是
(3)如反应中转移了0.6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下列物质:
①H2O ②石墨 ③NH4NO3④AgCl ⑤CH3COOH ⑥硫酸 ⑦NH3·H2O ⑧蔗糖,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用编号填写)
Ⅰ.苯乙烷(C8H10)可生产塑料单体苯乙烯(C8H8),其反应原理是C8H10(g) C8H8(g)+H2(g)ΔH=120 kJ·mol-1。某温度下,将0.40 mol苯乙烷,充入2 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测定不同时间该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C8H10)/mol |
0.40 |
0.30 |
0.24 |
n2 |
n3 |
n(C8H8)/mol |
0.00 |
0.10 |
n1 |
0.20 |
0.20 |
(1)当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 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0.50 mol H2(g)和0.50 mol C8H8(g)合成C8H10(g),当有30 kJ热量放出时,该反应中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该合成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对于反应C8H10(g) C8H8(g)+H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C8H10(g)和C8H8(g)生成速率相等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压强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增大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有2 mol C8H10(g)在容器中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1,另有4 mol C8H10(g)在容器中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2=2ΔH1
Ⅱ.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1)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①0.20 mol·L-1 ②0.12 mol·L-1 ③0.10 mol·L-1④0.08 mol·L-1
(2)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达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完成以下实验填空:
Ⅰ.(1)常压下,已知甲烷的热值是55.625KJ/g,请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时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3)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方法是,该实验过程中量筒最少要准备个。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下表中的a=℃
温度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a |
2 |
27.0 |
27.4 |
27.2 |
31.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1.4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氧化钠
Ⅱ.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 mol·L-1 H2SO4/mL |
3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0.5 |
2.5 |
5 |
V6 |
2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__, V9=________;
(3)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6分)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电耗较低等优点,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
|
总反应为:
2CH3CHO + H2O ="==" CH3CH2OH + CH3COOH。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