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由于地震原因而发生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站周围检测到铯137和碘131超标。核电站为阻止高辐射污水由碎石层流入竖井裂缝进入海中,向碎石层内注入“水玻璃”。几天后受“吃加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已知食盐中添加的碘盐为K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前者比后者少3个中子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俗称,是一种黏合剂
C.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                     D互为同位素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Fe3+、I、SO42 B.Al3+、Mg2+、HCO3、Cl
C.K+、Ag+、Ca2+、PO43 D.NH4+、Na+、SO42、Cl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A个电子
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A电子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B.棉、麻、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
D.合金材料都是导体,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 = c(Cl) + c(OH)
B.由H2O电离出的c(H+) =" 1.0" ×10—12 mol·L—1
C.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 c(CH3COO)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平衡不发生移动   B.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